首页资讯正文

35岁之后,请给自己松绑

35岁之后,请给自己松绑


(相关资料图)

#头条文章养成计划#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作者:洞见yebo

席慕蓉说:

总是觉得,自己像个华丽的木偶,背后总有无数银丝,操纵着我的一言一行。

没有自由。有的,只有那无止境的束缚。

人到了一定年纪,日子总是兵荒马乱,神经也变得紧绷,焦虑内耗不断加剧。

那些无处不在的压力和负担,就如同绳索一般,牢牢捆住你的手脚。

学会为生活减压,给自己松绑,才能挣脱困境,腾出双手,拥抱生活。

1

给情绪松绑,不焦虑

《塔木德》里说,一张弓,如果一直紧绷着,即使是钢做的,也会失去弹力。

人若总处在烦躁不安中,焦虑的情绪就会捆住自己,让你失去活力。

国家卫健委曾做过一项调查,结果发现:

目前我国焦虑障碍的患病率高达4.98%,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数字只升不降。

尤其在35岁以后,面对工作与生活的高压,人很难不被焦虑裹挟。

我们一边要忙着升职加薪,想挣更多的钱,一边又盯着别人的生活,暗自较量。

在日复一日的焦躁中,情绪始终紧张,经常感到疲惫和挫败,最终拖垮自己。

心理咨询师伯恩斯,曾在书中讲过一个患者的故事。

银行职员戴文,经常被焦虑感笼罩着。

看到同事被提拔时,他就为自己没有晋升而着急;听说朋友买房买车,就忍不住羡慕,觉得自己很失败……

每天他都处在焦躁的状态中,饭吃不下,觉睡不好,上班时也提不起精神。

整个人脾气越来越暴躁,常常为一点小事大发脾气。

过度的焦虑,让他原本平静的生活,变得鸡飞狗跳。

伯恩斯告诉他,要多盯着自己拥有的,少跟他人比较,活在自己的时区里。

听了这番开导,戴文这才恍悟过来,此后他不再羡慕别人,一心过好自己的日子。

摆脱了焦虑后,他的状态越来越好,生活也重回正轨。

《轻松主义》里说:

人生是一场长跑,只有放轻松。做到轻而不浮,松而不懈,才能跑完全程。

人一旦陷入焦躁,就会把自己困在方寸之地。

懂得为自己的情绪松绑,你才能打破枷锁,获得生活的主导权。

学会放下过度的焦虑,不要设置过高的目标,也别再盲目与他人比较。

保持平和心态,在松弛的情绪中,活出自己的节奏。

2

给关系松绑,不越界

三毛说,朋友之间,再亲密,分寸也不可差失;自以为熟,结果反生隔离。

与人交往,关系好的时候,我们都恨不得和对方绑在一块,不分你我。

但其实两个人靠得太近,不留一点空隙,往往更容易扎伤彼此。

19世纪,安徒生和狄更斯在一个文学聚会上认识了。

两人很快就成为朋友,彼此经常通信。

有次,狄更斯在信中随手写了句:“如果你来英国,请一定来我家小住。”

这本是一句客套话,谁知安徒生却当了真。

不久后,安徒生事先没有打招呼,就直接来到了狄更斯家做客。

当时狄更斯正因一些官司忙得焦头烂额。

可仗着关系好,安徒生却每天都拉着狄更斯闲聊、游玩,还随意翻阅狄更斯的手稿。

种种行为,都让狄更斯感到非常生气。

等安徒生离开后,狄更斯就再没有回复过他的来信,两人也再没来往。

陈果说:“人与人,就像两个王国,各自应当保持着宽阔、自然而舒适的疆域。”

无论和谁相处,别把彼此捆得太紧,保持一点距离,才能久处不累。

画家黄永玉,和钱钟书一家曾是邻居,两家相距不到200米。

可20多年来,尽管两人交情匪浅,他却怕打扰到对方,很少去钱家拜访。

有时他想拿些家乡特产给钱家,也是先打电话告知,送到钱家门口就回了。

而钱钟书若是登门拜访,也会先询问黄永玉是否有空。

就这样,他们的关系非但没有疏远,反倒日渐深厚。

周国平曾说,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

与任何人相处,若是失去必要的尺度,只会将对方推远。

保持分寸,不越界,不打扰,才能维系感情的长久。

35岁之后,学会给关系松绑。

亲而有间,熟不逾矩,在淡漠中保持一份松弛,才是最好的相处之道。

3

给精神松绑,不内耗

现实中,你是否也出现过这种情况:

生活出点小错,便觉得身边所有人都在嫌弃你、指责你;

别人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你会在心里揣测半天,浮想联翩;

想做一件事情,却又害怕做不好,瞻前顾后,迟迟不敢行动……

长久地处于内耗中,不仅让你寸步难行,还会使你心力交瘁,越活越疲惫。

就像毕淑敏所说,有很多的束缚,不在他人手里,而在自己心中。

放下内心的自我折磨,保持精神松弛,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烦恼。

工程师威利·卡瑞尔曾任职某钢铁公司。

有一次,他为客户安装一台瓦斯清洁机。

当时的瓦斯清洁机性能存在缺陷,出现故障的概率很大。

卡瑞尔安装完后,开始惴惴不安。

他担心产品出问题,客户投诉公司,害怕老板会为此批评自己。

那段时间,他始终无法集中精力,总是唉声叹气,人也瘦了一圈。

后来朋友知道了,对他说:想那么多干什么,最坏的结果不就是被开除吗?

听了这话,卡瑞尔才醒悟过来,大不了就是被开除,又不是活不下去了。

他不再想着这件事,而是专注手头的工作,整个人的状态逐渐恢复过来。

很长时间过去了,他之前担心的事,都没有发生。

作家松浦弥太郎说:“所谓人生困境,不过是你胡思乱想,自我设置的枷锁。”

凡事想的过多,就会被一点小事缠住,给自己增加心理负担。

35岁之后,请给自己的精神松绑,降低内心的敏感。

清空纷杂的思绪你会发现,内耗少了,心就不累了。

4

给生活松绑,不着急

清华教授宁向东曾感慨道:整个社会陷入了一场“忙碌症”。

35岁后,许多人为了追求成功,总是不停歇地埋头往前赶。

努力是好事,但太过急于求成,就把生活过得紧绷绷的,也让自己无法喘息。

博主李亨之前在单位上班时,为了追求上进,报考了两门职业证书的考试。

本来上班工作量就大,消耗了很多的精力。

但仅剩的空闲时间,他还是都拿来学习。

每天他都安排得满满的,白天工作,午休听网课,晚上做题,一刻不敢松懈。

结果由于缺乏休息,他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在工作中出现很多错误,最终被公司解雇,弄丢了工作。

很认同陈道明的一句话:

努力会让人变形,比如一扇门,你轻轻推开会很优雅,当你推不开,努力推开的时候,你就会变形。

所以有时候,要随着自己的境遇,去调整自己的状态,轻松一点去过人生。

大文豪雨果,一生写下了卷帙浩繁的作品,但他的生活却非常“闲”。

每天除了睡觉,雨果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与写作无关的事。

早上起来,他会喝一杯现煮的咖啡,吃两颗生鸡蛋,然后洗个冷水澡。

吃完午餐后,他会去海滩上游泳,然后看一下午书。

晚餐通常是去朋友家,吃完后他们一起聊天,玩纸牌。

等到九点钟,他才尽兴地回到家中,拿起笔写上一会。

在这种缓慢的步调中,他安然享受着内心的惬意,一边写出了众多举世闻名的作品。

《礼记》中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中年是一场无止境的修行,我们既要为了生计与理想,顶着压力逆流而上;

也要学会放慢脚步,给自己一点呼吸和喘气的空间。

35岁之后,别逼自己太紧,别让自己太累。

多给生活松绑,也让自己得到歇息,在匆忙的日子里,享受一份清静美好。

媒体人王松说过一句话:

善于驾车的人,都不会把车子开得太快;善于弹琴的人,也不会把琴弦调得太紧。

35岁之后,生活的坎越来越多,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复杂。

学会把心放宽一点,事看淡一点,节奏放缓一点。

减少焦虑与内耗,别再强求和执着,从容自在地过,云淡风轻地活。

点个赞吧 ,给自己松绑,你才能摆脱生命中的种种束缚,真正获得内心的自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