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正文

2023年教师资格笔试练习题(二)

一、单选题

1.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其对“教”“育”分别进行了解释,以下哪个人物是我国最早提出“教育”一词的( )。


(资料图片)

A.黄炎培 B.陶行知 C.孟子 D.梁漱溟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A选项,黄炎培是职业教育之父。提出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

B选项,陶行知,被称为“乡村幼教之父”“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

D选项,梁漱溟提出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理论,乡村建设是一种力图在保存既有社会的基础上,通过乡村教育的方法,由乡村建设引发社会工商业发展,实现经济改造和社会改造。

综上,故答案选择C选项。

2.教育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的消亡而消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这是教育什么属性的体现。( )

A.永恒性 B.历史性

C.相对独立性 D.历史继承性

2.【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教育的社会属性。教育具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相对独立性有三个表现:质的规定性、历史继承性、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

A选项,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教育的永恒性是由教育本身的职能决定的。

B选项,教育的历史性指的是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这是因为教育既受当时生产力的制约,同时也受生产关系的制约。

C选项,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发展特点。

D选项,教育的历史继承性是教育相对独立性的一个表现,指教育要注意继承与发扬本民族的传统。

综上,故本题选择A选项。

3.在影响教育目的制定的多个因素中,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的因素是( )。

A.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 B.教育思想

C.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传统

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

A项,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及发展规律虽不对教育目的的社会性质和方向起决定作用

B项,人们在考虑教育目的时往往会受其哲学观念、人性假设和理想人格等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影响。

C项,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

D项,文化传统对教育目的也存在一定的制约作用。

综上,本题选C。

4.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和实践能力。

A.认识能力 B.交往能力 C.合作精神 D.创新精神

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A项,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为智力提供了广阔的领域。

BC项,班集体是学生活动与交往的基本场所,通过班级的集体活动和学生群体之间的交往,可使学生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学会交往与合作,学会对环境的适应。

D项,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综上,本题选D。

5.教学目标是预期教学结束时所达成的学习结果或终点行为,是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

实际上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或细化。教学目标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 )即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的指引和定向功能。

A.激励功能 B.评价功能 C.导向功能 D.发展功能

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学目标的功能。

A项,激励功能即教学目标能够激发学生与教师,学与教的积极性。

B项,评价功能即教学目标成为衡量教学的尺度。

C项,导向功能指的是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的指引、定向功能。

D项,干扰选项。

题干中,导向功能指的是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的指引、定向功能。故本题答案选C。

6.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在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 )。

A.体育 B.劳动技术教育 C.德育 D.智育

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的地位。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德育对其他各育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它一方面可以从思想上和政治上保证育人的方向,使学生沿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又给其他各育提供了动力和能源,推动学生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促进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实现。体育是教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机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增强他们的体质的教育。体育是物质基础。劳动技术教育是向学生传授现代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生产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各育的综合体现。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智育是认知前提和支持。

综上,本题选择C选项。

7.(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学生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源。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影响 D.教育内容

7.【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教育的三要素。教育的三要素指的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A选项,教育者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

及参与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教育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学生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源。

B选项,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既包括在学校中学习的儿童、青少年,也包括接受各种成人教育的学生。

C选项,教育影响是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或者说中介。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D选项,教育内容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以及相关的电视影像资料、报刊、广播等信息载体以及教育环境等。

综上,故本题选择A选项。

8.“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这一观点属于教育的哪一起源学说( )。

A.心理起源说 B.劳动起源说 C.神话起源说 D.生物起源说

8.【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教育的起源学说。

A选项,心理起源学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模仿”。

B选项,劳动起源学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C选项,神话起源学说认为教育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体现神或上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D选项,生物起源学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

综上,故本题选择D选项。

9.根据社会生产方式的构成特点来划分,可把教育划分为原始形态的教育、古代教育和

近现代教育。以下哪一选项不属于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 )。

A.自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 B.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

C.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D.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

9.【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1)自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原始社会的生产资料是公有的,由此决定了儿童是公有的,也

是公育的,教育机会对所有儿童都是均等的;(2)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教育活动融合在生产、生活中;负责教育的是有丰富生产生活经验的长者,但这些长者还不是从事教育的专职人员;(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教育方法只限于动作示范与观察模仿、口耳相传与耳濡目染。ABC正确,D选项是古代教育的特点,我国最早的学校在奴隶社会初期出现。

综上,本题选择D选项。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