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正文

那个最快的男人决定去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闪电侠的票房远低于预期,口碑也在大规模放映后充满争议。但于我而言,其观感排在了 DCEU 的前列。不仅在于它很好地平衡了超英喜剧风和暗黑风,而且在多元宇宙的探讨上找到了新的维度。

看预告的时候其实并不看好这部影片,插科打诨式的段子,对于主角也并不感冒。所以当在影院里看到开场一段爆笑救援串场起正联各种人物,同时展现闪电侠能力的段落,我感到了喜出望外,而且这整段叙事只用了五分钟。

接着才开始巴里的主线故事,为了救母“教年轻时的自己成长”这个故事线在超英片里并不多见,而且米勒确实将不同年纪的巴里演出的惟妙惟肖。尤其当加入了其母亲的悲剧后,这场陪伴成长便成了自我救赎。所以对于母亲的执念推动巴里进入第二幕,并且这个执念成了贯穿全片的情绪价值探讨。

一个人速度快到极致会发生什么?我们可以想到的是超越光速,逆转时间。所以《闪电侠》的多元宇宙是从英雄本身发展出来的,而并非强塞入影片的一个高概念。尽管有《蜘蛛侠-纵横宇宙》珠玉在前,但此片依然找到了自己独特的角度:首先其解释的多元宇宙是给予一个节点的,这个节点的前后都会发生改变,并且用了面条这个可以很整齐也可以很杂乱的意象进行解释,也给影片的几个闪电侠做铺垫。

在超英片中,多元宇宙的出现往往是为了救赎,弥补遗憾。在《闪电侠》中依然如此,但是 DC 中的英雄尽管能力再大,也非无所不能。所以我们就看到了闪电侠集结了这个世界的英雄,却无法拯救世界的无力感。

我第一次在超英片中的第三幕看到了重点并不是正邪大战,而是闪电侠自己对于执念的博弈,而编剧也虚晃一枪,呈现出那个真正的反派:一个被执念包裹的闪电侠。尽管视觉上依然通过特效奇观展现给观众,而其内核反而是艺术片常用的处理方式。

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做法,因为对于影院的观众来说很可能会觉得最后鸡肋的战斗并不能满足,但当你真正和闪电侠共情,去体会那种无论穿越几次都没法改变事实,最后不能不放下执念,亲手开头改变位置的罐头放回原位,和母亲告别所承受的痛苦时,这种情绪共鸣远比一场打斗来的要深远。

所以尽管在影片中看到了《超市夜未眠》+《环形使者》影子,但是 DC 总算是找回了独属于自己的英雄主义。

题外话:《闪电侠》是扎导宇宙的终章,但又是滚导的新宇宙的开篇,所以这到底是开篇开始终篇……咱就是说别管眼前这坨面有多乱,吃下去就行~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